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中國籍播音員"劫持日本廣播" 調查結果出爐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日本放送協會(NHK)就中國籍播音員脫稿發表自主言論事件,發布調查報告,披露了事件始末及相關情況,稱其行為是“劫持廣播”。日本專家對他因受中共洗腦教育導致非理性行為表示遺憾。


日本唯一的公共媒體日本放送協會(NHK)會長稻葉延雄(Nobuo Inaba),本月10日就上月19日發生的中國籍播音員播音時脫稿說“釣魚島(尖閣諸島)是中國領土”事件召開記者會,通報調查情況,表示“此行為可謂劫持廣播,事態極為嚴重”。

事發後,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遺憾:“該中國籍播音員的言論與我國立場完全不相容。”總務大臣松本剛明(Takeaki Matsumoto)要求NHK深刻認識其作為公共媒體的使命,防止再次發生。國會議員指責該事件是“損害國家利益的案例”。


該事件是日本廣播史上前所未有的廣播事故,令日本社會震驚。8月26日,NHK組成由副會長井上樹彥(Tatsuhiko Inoue)領導的調查整改組,就此事展開調查,並探討如何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。

據本月10日NHK發布的調查報告,為承擔責任,NHK會長、副會長、專務理事、理事四人將一個月的工資減薪一半,另一名擔任國際廣播的理事引咎辭職;NHK國際廣播局長減薪,並對該局四名職員給予懲戒處分。此外,與中國籍播音員簽訂雇用合同的NHK國際媒體服務公司社長與專務也相應減薪。

事發後,NHK采取了一系列相應補救措置,如向聽眾致歉,在當日晚9點綜合電視新聞中報道,向國內外聽眾再次明確闡述日本在相關問題上的立場,並通過英語廣播等多種媒體向世界報道該事件等。



在發布調查報告的前一天,NHK根據日本民法第709、710條,對“劫持廣播”的中國籍播音員提起訴訟,要求他賠償損害NHK信用損失賠償1100萬日元(約78,200美元),並根據日後的調查結果及事件情況,慎重探討對其提起刑事告訴。


亞太交流協會會長澀谷司(Tsukasa Shibuya)對大紀元表示,當事人“相信:反日=愛國(愛黨)”,“他雖然來到日本已經多年,但依然未能從中共的所謂‘愛國教育’的圈套中解脫出來,真是一位可憐的中國人。”

日本主流媒體及民眾:問題嚴重 切勿再次發生

根據NHK調查報告,事件發生後,很多日本民眾向NHK詢問情況,截至9月8日,NHK共收到來自民眾的4,280件負面評價。其中,主要的意見有:


“NHK如何弄清事件始末,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,是否真想解決問題,對此極為懷疑”;“需要核查,應該說明清楚”;“對於中國籍播音員的不當言論,NHK沒有危機感,NHK如何承擔責任”等等。

《產經新聞》9月16日發表社論,題為“NHK的‘反日言論’:對劫持事件的反應過於寬容”,社論說,(那名中國籍播音員)曾流露出對中國(中共)當局反應的不安,應該警惕專制國家對國民施加的壓力、唆使犯罪,以及強迫要求等。NHK已對當事人提起訴訟,要求賠償信譽損失等;為探求劫持事件真相,刑事起訴也必不可少。

日本經濟新聞》9月12日發表題為“不能容忍NHK的尖閣言論”的社論。社論說,在國際形勢巨變的當下,應該事先預想到廣播會被作為情報戰而惡用。社論呼吁NHK嚴於自律,完成作為公共媒體的使命。

《朝日新聞》也發表社論,敦促NHK反省,恢復信譽。

《讀賣新聞》的社論《NHK尖閣言論 何為允許將電波私有化》認為,這是一起“劫持電波”的嚴重事件,私自的錯誤主張一旦擴散,就會產生誤解與偏見,有損國家利益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29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2 秒